細胞轉染
來源:
|
作者:proef7446
|
發(fā)布時間: 2372天前
|
4891 次瀏覽
|
分享到:
質脂體為人工膜泡,可作為體內、體外物質轉送載體。將需轉移的DNA或RNA包裹于質脂體,由于質脂體具有磷脂雙層與胞膜相似,因此,可與細胞膜融合,將DNA轉入宿主細胞。
1.質脂體轉染
質脂體為人工膜泡,可作為體內、體外物質轉送載體。將需轉移的DNA或RNA包裹于質脂體,由于質脂體具有磷脂雙層與胞膜相似,因此,可與細胞膜融合,將DNA轉入宿主細胞。影響轉染效率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細胞系間個體的差異,有的細胞系本生不容易被轉染,而有的細胞系細胞膜通透性較好,質脂體復合物較容易進入細胞,轉染效率就高。其次脂類與DNA形成易于轉染結構的特性存在負面效應,其中主要的問題是毒性,表現為細胞聚集在一起,從壁上脫落。另外脂質體轉染容易受到血清中的脂肪、脂蛋白以及細胞外基質中帶電成分(如硫酸軟骨素等)干擾引起細胞死亡,從而影響轉染效率。
2.電穿孔轉染
核酸不能自動進入細胞,需要協助才能穿過細胞壁的物理屏障進入能夠進行表達和/或復制的胞內位點。電流能夠可逆地擊穿細胞膜形成瞬時的水通路或膜上小孔促使DNA分子進入胞內,這種方法就是電穿孔。電穿孔的主要應用優(yōu)勢是適用的細胞范圍廣,不論真核細胞還是原核細胞都能被有效轉染。當遇到某些脂質體轉染效率很低或幾乎無法轉入時建議使用電穿孔轉染。
一般情況下,高電場強度會殺死50~70%的細胞。這種致命的后果根據細胞系的不同而異,與加熱或電解無關,也與當時施加的能量與密度無關。相反,細胞死亡與電場強度、整體作用時間相關。賽哲針對細胞死亡開發(fā)出了一種電轉保護劑,大大的降低了細胞的死亡率,同時也提高了電穿孔轉染效率。
3.DEAE-葡聚糖轉染
DEAE-葡聚糖介導的轉染,其原理尚不清楚,可能是通過內吞噬作用而使DNA轉導進入細胞核,此法只適合暫時轉染實驗,轉染效率與DEAE-葡聚糖濃度、細胞與DNA/DEAE-葡聚糖混合液接觸時間的長短很有關系,可采用較高濃度的DEAE-葡聚糖(1g/L)作用較短時間(30~90min),又可用較低濃度(250g/L)的DEAE-葡聚糖作用較長時間(8h)。
4.磷酸鈣-DNA共沉淀法
核酸以磷酸鈣-DNA共沉淀物的形式出現時,可使DNA附在細胞表面,利于細胞吞入攝取,或通過細胞膜脂相收縮時裂開的空隙進入細胞內,進入細胞的DNA僅有1~5%可以進入細胞核中,其中僅有不到1%的DNA可以與細胞DNA整合,在細胞中進行穩(wěn)定表達,基因轉導的頻率大約為10-4,這項技術能用于任何DNA導入哺乳類動物進行暫時性表達或長期轉化的研究,此方法對于貼壁細胞轉染是最常用并首選的方法。
5.科研實例